首页特色学校学校简介
五星级智慧校园
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
基础环境
学校非常重视基础环境建设,确保“云网端”部署合理,注重网络安全防护,保证日常运行体验良好。 (一)信息网络。 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带宽专线500M,具备防火墙、防病毒功能,全体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生机比达到4:1以上,师机比达到1:1。 (二)教学环境。 1、普通教室建设。所有班级都配备智慧班班通设备,包括了85寸交互式一体机和视频展台,安装了智慧班牌。 2、智慧教室建设。学校已经建设2间自动录播教室,配备了60台智能终端,集成了教育云平台、智慧课堂软件系统,建设了2间智慧教室,搭建师生行为评价分析系统。有3间信息技术教室,新建了300余人的多媒体报告厅。 3、人工智能实验室。新综合楼的三楼一层作为了“创客空间”,融合了开放实验室、社团活动室、图书馆、展示窗口等功能,可供开设开源硬件、图形化编程、智能机器、创意电子、动漫制作、VR设计、无人机、工程创意设计、结构与模型设计、3D打印与设计等课程。我校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全区人工智能实验校精英教师,采取边实践边研究的方式,编写了东西湖区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以“商汤”教材为主,辅以 “优必选”的部分硬件开展教学研究。 (三)公共设施 1、校园防疫、安防系统。我校出入口有测温系统,具备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电子巡视、电子监考、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等功能。建设了学校空间、微官网和教育云平台的网站集群。建有校级物联网管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2、智慧图书馆。我校基本建成学生阅读成长平台的智慧自助图书馆,打造从导读、查询、借还、协作、写作、展示、积分、评价到激励兑换的阅读生态系统。 (四)数字资源 1、基础性课程资源。我校成立校本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校长带头、全体教研组分工。任课教师将精品数字资源、录课、课件、教学设计等资源上传至云平台,领导小组复审后由公开。目前我校本课程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创客教育、STEAM教育实现常态化教学,劳动教育、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家校共育、学校特色活动等主题资源丰富。 2、拓展性主题资源。我校特色资源库建设,基于武汉教育云平台,充分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促进区域教育的协同发展,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 3、图书资源。我校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数字图书和数字期刊资源,电子读物达到3000种,容量达到50T以上,并逐年更新。
数字应用
学校常态化应用基于武汉教育云的同步课堂、名师工作室、课程社区、探究性学习等应用,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区级以上信息技术应用类评比竞赛,学校机构空间、教师个人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应用活跃。 (一)智慧教学 学校基于主动学习E课堂教学模式,常态化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课前教师利用教学助手备课,发布学习任务;课中利用“空中课堂”在线教学;课后通过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学生完成任务上传提交,教师在线批改及时反馈。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多维度量化分析,全方位分析学生的课堂行为,综合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智慧教研 教务处每周都会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在课程社区发布教研任务,教师选择自己所在的教研小组,结合自己的教研活动进行分享和总结,教师之间互相回复、留言和互动。 (三)智慧学习 智慧课堂教学常态化推广,师生充分云平台展开教学。班主任、学科教师和有关领导,在活动广场和习惯养成栏目发布活动任务,线上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四)管理决策 我校教师能熟练使用教育云平台功能模块。校办公室利用人人通进行中自习、教师考勤、会议通知的管理。总务处设立设备报修和资产管理模块。德育室通过活动广场、智慧班牌和习惯养成开展每日德育工作。教务处携手教科室借助网络教研的功能进行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开辟课程社区、加入名师工作室。 (五)家校共育 我校教育云平台的手机APP人人通实现教师、家长和学生全覆盖。学生利用空间线上学习、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研学活动。家长人人通接收作业、学生表现等信息。 (六)应用成效 1、“人人通”应用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19年我校“人人通”深度应用指数取得全市排名第一,2020年截止今天,我校仍位居榜首,全市第一。8名教师个人应用指数位居全市前20,丁美红老师全市第一。2021年,我校教师人人通应用进入深层次阶段,逐步达到日常化教学。 2、智慧课堂展示课成果显著。利用互动课堂和教育云平台,多次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互动课堂优质课竞赛、智慧教室优质课竞赛等活动。学校省市年度课题5项,并参与省电教馆专项课题《师生课堂行为的智能感知与应用示范项目》。 3、智慧课堂资源、课例屡次获奖。校长张俊等7名教师获教育部级优课,胡梦悦等20人获省级优课。11位教师在武汉市教育云平台“三优”大赛中获奖。编程、机器人竞赛,3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竞赛一、二、三等奖。
师生发展
(一)教师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科研发展 结合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方案。采取每月定期分层培训的方式,针对学校行政领导进行管理应用的培训,针对教研团队进行网络教研应用的培训,教务处每周都会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在课程社区发布教研任务,教师结合自己的教研活动进行分享和总结,开展在线教研活动。我校教师还积极加入名师工作室,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等。针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云通识培训,经过近几年的培训、学习与实践,我校大部分教师具备了较好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80%以上学生能利用空间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80%以上专任教师应用互动课堂等创新模式开展教学活动;80%以上专任教师每年开设不少于1次的校级及以上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开课、研讨课或汇报课。 (二)学生成长档案及多元化评价 基于教育大数据中心,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使用规范,参照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通过自主填报与已建系统智能采集的方式获取学生全面、持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数据,形成学生全方位、全阶段的成长档案,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身优势与诊断不足,同时帮助教师更准确的掌握学生成长过程,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发展做出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指导学生全面成长与个性化发展。
特色创新
学校创设基于主动学习的E课堂教学模式,多次开展智慧课堂专项讲座、培训、授课比赛,校长牵头参加学校建设经验分享讲座、主题教育课题立项、官媒采访、报道推广等活动,形成完善学校特色应用。 (一)基于主动学习的E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教研团队通过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现从“主动学习”到TBL 式“主动学习”再到“基于主动学习E课堂”的三步升级。E是electron缩写,是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基础上开展智慧教学,其中“先学后教”属于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智慧授课则体现是“互联网+主动学习”教学思想。 基于主动学习E课堂教学模式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教师利用“教学助手”辅助教学:课前——集体备课,有序组织学习资源,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讨论;课中——预习反馈,对新知进行实时测评,通过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和点评;课后——精准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上传提交,教师在线批改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数字化动态管理。学生利用空间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研学活动。家长利用人人通接收信息,包括作业传送、学生出勤、当天学习及在校表现等。 基于该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课程社区与名师工作室线上教研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活动广场与习惯养成形成学生课堂学习习惯。校园办公自动化管理教学课堂。教学助手与空中课堂作为课堂教学工具。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助力教师分析课堂教与学。智能检测与评价系统应用检测课堂教学质量。电子班牌展示课堂教学成果。手机人人通延展课堂教学到家庭。 (二)常态化应用推广基于主动学习的E课堂教学模式 1、应用成效。东西湖实验小学喜获2022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Eoc)成果大奖。东西湖实验小学获评“教育部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202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推荐学校数字化管理的应用方案《聚焦E校园,创智慧未来》。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指向新主题培育的学校生态德育活动实践研究》。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与小学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2、应用推广。张俊老师为咸丰县教育系统“校长管理团队”全体成员做《学生站“C位”主题教育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讲座。东西湖实验小学举办全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关于“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设计研讨”。
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及首席指挥官,各教研组长担任数据操作员,专任教师为数据操作员。成立了校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具体实施人,各项职能分工明确,形成信息化管理机制。分设技术培训组,召开全员培训会议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设置教学科研组,结合学校教科研,分组落实工作重点,建立小组月工作报表制,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整体推进工作部署。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了智慧校园工作考核方案、建设方案、管理细则、激励机制,将智慧校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如《东西湖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东西湖实验小学教师年底信息素养提升培训方案》、《东西湖实验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规划》等。工作小组定期召开碰头会,进行工作总结,通过落实项目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三)经费保障 学校将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应用与运维的经费纳入学校预算,保证专款专用,严格规范执行,保证了可持续的经费投入。制定经费预算制度,逐年实现信息化环境优化建设,包括但不限于3D打印馆、一体机、电子班牌、报告厅信息设备、智慧教室、录播室、VR体验、物联、科创器材与比赛、室外宣传led屏、校园监控系统、智慧图书馆、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四)安全保障 武汉教育云平台具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制定了各项规则制度,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在安全上有专业的保障。
帮助中心
问题反馈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