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学校学校简介
四星级智慧校园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保利南湖小学
基础建设
本项我校自评得分:25分 我校的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终端建设、普通教室建设、智慧教室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防疫、安防、广播系统 建设、智慧图书馆、其他智能设备完整,其中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能对有线网、无线网等网络接入设备实施统一监管,学校互联网接入带宽专线不低于100M,配置具备防火墙、防病毒、网络入侵保护、流量管理、上网行为管理等功能的网络安全设备,实现对校园网络的有效安全防护。生机比达到4:1及以上,师机比达到1:1。建有智能调节环境控制系统,实现对教室内教学设备、照明、温度等设备统一管控,具备对环境和应用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上报的能力。建有校级物联网管控系统,能通过移动端或PC端实现对学校空间内相关设备远程一键式控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内设备管控及应用数据统计、分析、上报。
应用服务
本项我校自评得分:36分 我校建有统一的校园应用门户,能够根据用户角色及权限不同设置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管理教研评价中应用通过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开展入学、选课、排课、课表、排考、网络阅卷、成绩登记、成绩分析管理等工作。教师熟练有效运用智能教学设备、资源平台、网络空间等开展协同教学活动;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泛在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模式;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含区级)信息技术应用类评比竞赛,每年获奖师生人数比例不少于参赛总人数的5%。除此之外,建有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多元化、过程化、立体化、数据化评价,全面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能够基于大数据智能“教与学”评价体系,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本项我校自评
数字资源
本项我校自评得分:10分 我校建有基础性课程资源、拓展性主题资源以及图书资源。建设有符合信息化环境下的、成体系的学科课程资源,我校教师积极共享课程资源,每学年在武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传并共享一定数量的优质智慧教学课例包。建有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德育、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学校特色活动等主题资源。积极共享主题资源,每学年在武汉慕课平台上发布学校优秀主题资源。
师生能力与发展
本项我校自评得分:10分 我校在师生能力与发展方面也有很好的成效。学生具有信息敏感度和鉴别力,以及信息安全意识;了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概念与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信息应用技能。能在数字化环境中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制定解决方案;认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了解其基本原理。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评价、加工、处理、管理学习资源;能应用数字化工具创作数字化作品,并积极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能够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具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能在信息化环境中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信息。 教师掌握电子白板、录播设备、网络学习空间等常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或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视频剪辑、图片处理、动画制作等资源处理软件的常用操作,掌握对应学科专用软件的常用操作。能够利用恰当方法获取、制作、整合所需教学资源,并建立个人教学资源库进行管理;能够独立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并根据学生反馈和课堂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50%以上专任教师应用翻转课堂、模拟课堂、双师课堂、直播互动课堂等创新模式开展教学活动。80%以上专任教师每年开设不少于 1 次的校级及以上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开课、研讨课或汇报课,20%以上专任教师有市级及以上信息化教学研究成果。能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浏览传播有害信息,不泄露同事或学生隐私信息;注意预防计算机病毒,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保障体系
本项我校自评得分:15分 我校保障体系完善,其中组织保障有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且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明确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门;建立管理、教研、教学、保障协同工作机制。机制保障: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制定教育信息化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推进工作;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建立有效考核激励机制。将教育信息化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所占比例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的20%。重视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培训,有培训计划及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维护培训服务外包等多种社会合作发展机制,汇聚各方力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建有完善数据安全、容灾备份机制;制定预案,定期演练,确保学校数据安全。
帮助中心
问题反馈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